Quantcast
Channel: 神魂顛倒論壇-Flash--最新50篇論壇主題-全文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4708

不談性價比就是耍流氓?手機售價和硬體成本關系真的不大

$
0
0
不談性價比就是耍流氓?手機售價和硬體成本關系真的不大



每當有重磅新機發售之後,朋友圈中就會冒出來幾篇這樣的文章,標題往往以新款機型售價與成本的差價作為噱頭吸引讀者,而這類文章也往往用一種循序漸進的“科普式”寫法,告訴讀者你手中的手機到底有多不值錢,花這麼多錢買部手機完全是被廠商坑了。文章評論的留言中也不乏“無良蘋果”、“缺德三星”等言論。但手機定價,拋開成本之後,真的就是廠商得到的利潤了嗎?這些手機廠商真的可以賺到那麼多錢嗎?

硬體成本

在新視窗檢視

的然不少人都對硬體成本感興趣,那我們就先來看看手機的硬體成本究竟會有多少,以剛剛發表的三星S7為例:

三星Galaxy S7的硬體成本大概為255美元(約合人民幣1667元)其中高通驍龍820處理器成本最高,大概為62美元(405元人民幣左右)、手機硬體中另一個重要部件鏡頭的成本也不低,大概是在13.7美元(約合89元人民幣)其餘的硬體如記憶體、觸控螢幕幕、指紋辨識器等部件成本加起來大概為175美元,而硬體的組裝成本大概為5美元。

一千六七的硬體成本,相比於三星Galaxy S7這款旗艦機將近五千元的售價並不算高,而iPhone 6s的硬體成本也與Galaxy S7相當,在200美元左右。

當然在硬體成本和廠商真正的硬體開銷之間,還有一個叫做“量產成本”的概念,根據手機廠商實力大小、訂單大小的不同,手機廠商是可以與提供者進行議價的。而且手機關鍵元器件的價格每季度大約都要下降5%左右。一款手機的量產成本也要低於整機的初期成本,但這部分省下來的錢就轉化為廠商利潤了嗎?顯然沒有。

因為硬體成本顯然隻是一款手機定價中最基礎的一部分。拋開硬體成本,與新機的設計成本,隔在廠商與利潤之間還有好幾道關。

流通成本

手機銷售中的流通成本是一個很復雜的概念,每家公司的在流通成本上的掌控,也最能夠體現這家公司的經營方式。

首先宣傳與銷售成本,不少廠商在推廣產品時,很多時候都要斥巨資來為產品造勢,打造洗腦口號來讓產品深入身心,想想你是怎麼記住“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的?廣告、線上線下各類推廣,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終都是由消費者買單。

其次零售途徑,廠商為經銷商供貨時,給出的定價主要靠經銷商的訂單數量來決定,經銷商訂單越大可以和廠商手中拿到的價格就越低,我們買到的一款手機,很多時候是不隻過了一道經銷商的手。而廠商給經銷商的定價,往往隻有售價的五到六折。

還有一點就是線下的服務,這部分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是售後,如果廠商希望保證線下售後網點的覆蓋和服務品質,就需要相應為其付出成本,而這部分成本顯然也會加到產品的售價中。如今不少消費者在抱怨買了手機售後難,換個零件價錢快趕上買新機的原因,也多半在於廠商為了節約成本,在售後環節投入不多。

從手機出廠到消費者手中拿到,新機流通中的不少環節都會產生相應開銷,自然這些就會轉化到消費者看到的定價中。當然,手機流通環節程序中的成本,很多時候都被作為商業機密嚴格保密。消費者能了解、碰觸到的,可能也就是一篇篇微信公眾號“爆款”文章中的“超低硬體成本”了。

定價規則很重要

其實手機廠商在對手機進行定價時,對於自己產品的定位與定價規則,才是最終決定產品定價的重中之重。首先是等級定位,廠商在推出一款手機時首先會考慮這款產品所要針對的市場,來為產品定級。高階產品主打旗艦規格與功能、中端產品主打功能差異化、低階產品主打價格優勢。

而廠商在定價時候可能結合了這兩種定價方式:市場導向型與撇脂定價法。市場導向定價是廠商根據市場需求來進行定價,撇脂定價則是在產品生命周期最初階段把價格定高,以賺取最大利潤,隨著產品生命周期推延逐漸降價。

寫在最後:也許有不少人被成本定價思維誤導了

中國有一個極度特殊的消費市場,不少消費者對產品定價的判斷是不能偏離成本太遠,特別是在一些廠商主推的成本定價思維,換句話說就是“性價比”思維的引導下,很多消費者看一件東西值不值,不是先看品牌與品質,而是制造成本有多少。

消費者選擇引導的市場中,就使得不少廠商琢磨的不是怎麼把產品做好,而是如何把成本做到最低,或是直接山寨,然後在市場上大肆宣傳自己產品的“性價比”。甚至有某國產手機廠商還在競爭時,拋出了自己產品“負利潤”的言論。

價格是消費者在選擇產品時候的一個決定因素,但那些廠商所鼓吹的“性價比”與“產品負利潤”顯然沒那麼重要,也很少有人會因為產品所謂的“黑心廠商硬體成本竟然這麼低”就放棄對一款產品的選擇,決定買買買還是持幣觀望的時候,消費者心中自然有桿秤。



微信搜尋“IT之家”注意搶6s大禮!下載IT之家客戶端(戳這裡)也可參與評論抽樓層大獎!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470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