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4708

李彥宏:人工智慧仍是披著狼皮的羊

李彥宏:人工智慧仍是披著狼皮的羊



2016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昨日落下帷幕。在圍棋人機大戰AlphaGo大勝李世石之後,人工智慧毫無疑問地成為本屆中國IT領袖峰會最大的焦點。人工智慧到底是福利還是威脅,昨日業界大佬對此展開激辯。BAT三巨頭馬雲、馬化騰、李彥宏集體亮相也是本屆峰會的一大看點,遺憾的是馬雲因參加湖畔大學開學典禮,最終未能在“高階對話”環節出現,人們連續三年所期待的“雙馬會”再次落空。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在新視窗檢視


未來哪些職業將會被人工智慧取代?

人機大戰AlphaGo大勝圍棋九段李世石,未來人工智慧將會反客為主掌控人類的命運嗎?至少,參加峰會的IT大咖並沒有那麼悲觀。

“AlphaGo再厲害,現在也是人類的奴隸。”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如此評價。而李彥宏也認為,“人工智慧等技術其實沒有這麼可怕,可以為人們所用,基本上隻是披著狼皮的羊。”

不過,可以預見的是,對於某些職業來說,未來極有可能被人工智慧取代。李開復就認為,未來十年AI的發展會改變每一個產業,預計50%的工作都會被代替。比如,李開復過去一年就沒有再買回過人類管理的基金,都是由智慧機器人幫忙管理。他還披露了一個數位,美國智慧交易出來之後,交易員從10萬掉到了5萬。

李彥宏也提及,包括翻譯在內的多種職業會被人工智慧所代替。而北大醫院外科教授王杉則稱,機器人已經可以做到跟人的反應速度一樣,將來不只有只有是做手術,甚至是在一些隱私的作業領域比如導尿也不需要真人。人工智慧將帶來一系列醫療樣式的改變。

相比於職業取代,數位中國聯合會常務理事鄧中翰拋出了一個更加震撼的問題:人是不是可以將他的靈魂、知識、感受都讓一個機器學會,從而使這個機器將來可以在精神上讓人長生不老?

德國漢堡大學訊息科學系多模態技術研究所所長張建偉給出了傾向於肯定的答案。他認為這個問題雖然極具爭議,但在技術層面完全可以討論這個可能性。“把我們的靈魂、記憶存儲起來,放在機器上,做到靈魂不死,這是這個世紀能實作的很好的題目。”張建偉稱,當然會帶來倫理問題,人都長生不老之後,會不會沒有新的生命更新這個世界?

工業和訊息化部副部長懷進鵬則反對將人工智慧無限拔高,他拋出另外兩個問題:機器人能做出來貝多芬交響曲嗎?機器人能夠像人類希爾伯特那樣提出重大的數學問題嗎?他認為,在人類理性局限難以解決的復雜問題上,人工智慧的確非常有效,但是並非通過深度學習和強化學習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

人工智慧將給中國帶來彎道超車的機會

“AlphaGo大賽的落幕,使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應用技術正在觸動著一種新的技術跨越和整合,也給中國帶來了彎道超車的機會。”工業和訊息化部副部長懷進鵬在開幕會上透露,我們正在積極部署智慧制造、智慧產業和硬體、網路+、大資料新型技術等領域,為我國的市場和產業優勢在產業變革中搶占有利位置。

高階對話

高階對話一直是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的焦點環節,但連續3年的高階對話上,人們都沒能看到馬雲的真身。2014年馬雲參加峰會,但沒有參與高階對話,2015年馬雲以影片方式隔空亮相,今年高階對話時間則撞上湖畔大學的開學典禮,作為校長的馬雲去了杭州。少了阿裡巴巴的馬雲,但還有百度的李彥宏、騰訊的馬化騰、聯想的楊元慶,今年還有樂視的賈躍亭,高階對話繼續爆點連連,而BAT仍是繞不過的話題。

BAT是籠罩網路的“三座大山”?

樂視董事長賈躍亭稱不能和BAT在同一個維度下競爭,要創造新的、更高的維度

高階對話主持人、數位中國聯合會主席吳鷹現場提了一個假設,4位嘉賓配對PK,賈躍亭和楊元慶合作,能不能對李彥宏和馬化騰形成挑戰。

“大家都說BAT三座大山籠罩了整個網路,導致很多真正創新型的網路企業暗無天日,大家看不到未來,”樂視董事長賈躍亭現場語言富有演算上色性,他說,無數個網路創新公司誕生開始隻有三種命運,第一是被BAT復制樣式打死,第二是直接被並購,第三是被參股。在爭奪使用者的入口上,如果聯想和樂視能在終端機入口合作,和平台入口競爭,“可能會有些不一樣的競爭”。

“最重要的是能創造全新的維度,或是更高的維度,而不是和BAT在同一個維度下競爭。”賈躍亭認為,未來要走向的是破界,打破各種邊界。網路由一個垂直的產業變成連線各方的網路生態,網路跟智慧終端機結合,再和內容結合、服務結合,就有可能創造出全新的經濟形態、全新的使用者價值來。

“這三座大山都是盆景,大家別太當真。”李彥宏如此回應賈躍亭的“三座大山”論。李彥宏認為,樣式的問題並不是最重要,入口、平台、垂直整合不是最關鍵,重要的還是滿足了什麼需求、怎樣更好地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李彥宏還談到,商業力量是科技創新非常大的推動力,很多科學進步背後都有商業力量推動,而競爭又是非常關鍵的。商業的競爭某種意義也是“死亡的威脅”,如果天天覺得我這個企業不會死,那你可能慢慢真的就死了,天天覺得這個公司會死,你這個公司反而會越做越大。

BAT資料為何難共用?

馬化騰稱使用者隱私保護是難題,李彥宏則表示,共用不只有是資料共用,也包括技術共用

昨日高階對話的主題是“IT創新與共用經濟”,在答問環節,有行業人士質疑阿裡、騰訊等巨頭不做資料共用,而現實中在跟巨頭溝通做資料共用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無法從巨頭處得到資料,而資料不流動就難以產生更大的價值。

“這裡面最大的問題是使用者隱私保護的問題。”馬化騰表示,如果需求方要的是統計性的資料,開放還沒有問題,但是如果要的是涉及到使用者隱私的問題,騰訊可能無權這麼做,要區分法律方面的一些問題。資料共用的難度還是相當大的,比如大家的手機會收到騷擾短信,就是你的訊息被人共用出去了,所以最大的前提還是要怎麼保護使用者隱私。平台型的公司都會非常希望資料成為一個核心競爭力,和合作夥伴分享是一個趨勢,如果不這麼做,平台反而失去競爭力,但是開放資料的考慮也很多,正在思考怎麼解決難題。

在現場,主持人還提出一個“腦洞大開”的問題,假設有一天阿裡巴巴的資源突然被馬化騰共用了,馬化騰能夠拿阿裡的資源來做什麼事?馬化騰表示,很難說一個企業突然間轉給另一個企業來運營,這不太合理,更多還是讓更多的企業之間能夠互相協作,往生態的角度發展。

李彥宏談到共用經濟時則表示,共用不只有是資料共用,也包括技術共用。百度現在的資料量非常大,且每天都積累很多新資料,但是資料本身並不能夠直接產生太大的價值,要真正地對社會產生影響,必須要跟各個行業進行結合。百度願意共用資料,也願意共用很多技術,並因此積累更多資料,而資料越多,就越有機會去改進技術,“隻有把東西拿出來給別人用,自己才能很好地提升。”



微信搜尋“IT之家”注意搶6s大禮!下載IT之家客戶端(戳這裡)也可參與評論抽樓層大獎!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470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