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note的中國困局:市場不等於效益
時間實在是過得太快了。我覺得上一次說Evernote,還是在說微軟OneNote全面免費之後,如果想打敗Evernote還需要做什麼。轉眼之間,Evernote就呈現出了藥丸的跡象。
![Flash2u 在新視窗檢視]()
這兩天微軟和蘋果相繼推出把Evernote匯出到各自的筆記工具——OneNote以及備忘錄的工具。這兩個工具都很好用,因為Evernote本身提供了一個尾碼為enex的匯出格式,這樣的檔案可以把筆記層級,裡面所包含的圖片甚至聲音,都完好無缺地保留下來。甚至微軟的同步工具都不需要安裝OneNote應用本身,會上傳這個enex檔案裡面的內容到雲端,然後再從雲端同步回來。
此前微軟和蘋果都在各自產品當中,支援把狀態同步發表到Facebook、Twitter、微博或是其它的社交平台當中,用自帶工具加工的圖片或影片檔案,也可以發表到YouTube、Flickr或其它圖片和影片社交站台上,也支援使用第三方帳號登入。這都是正常的,而且是屬於一種讓利措施。但是讓對方所有的記錄遷移到自己平台上,則是性質不同的重要事情。之前網易雲音樂曾經支援匯入蝦米的歌單,很快引發爭議,後來就取消了。
現在微軟和蘋果爭相推出匯入服務,但是Evernote卻沒有什麼反應,它現在在做什麼呢?它已經自顧不暇,正在忙著關閉它之前所孵化出來的各種產品。
最新的報導顯示,不只有公司創立時期的高管在離職,而且關於其它業務線,特別是中國區的領導都會撤換。之前曾經非常搶眼的Hello、Skitch和Food這些應用,剛出來的時候有人分析這又是要切入什麼新的領域,創造什麼新的增長點。它們似乎都已經失去了昔日的光輝,而那些當時的分析文章也顯得滑稽可笑。
為什麼Evernote會到現在這種地步?——雖然說作為一家公司還算是活著,但是如果作為一個獨角獸而言,早就可以說是失敗了。我的一個想法是,Evernote在中國取得的成功,影響了公司的決策。
是的,Evernote在中國成功了,但這也可以說是唯一做成功的海外市場。這個市場的使用者的一些行為,麻痹了它的思維,並且讓它長期的自滿於現有的狀態當中。這也是跨國公司在中國,繼之前水土不服慘淡離開之後,所遭遇的一個新的雷區。
這也許可以從另外一個巨頭的故事當中找一些靈感。索尼的王牌掌機PSP,是在iPhone之前市面上最令人驚嘆的掌上裝置,擁有非常強大的效能,以至於除了打遊戲之外,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而當時的中國人正是看中了這一點。他們購買PSP到家之後,是聽歌看電影,讀電子書當USB隨身碟,順帶著玩盜版遊戲。
在知乎專欄上的文章《一代傳奇掌機的逝去中國玩家竟在無意間害死了PSP》指出,正是這一點讓索尼執行了錯誤的決策。他們看到在中國市場的PSP銷量暴增,就錯誤的認為將會在中國開辟大量的新玩家,因此加大了主電腦的產量,以及遊戲方面的投入。結果沒想到的是,中國玩家除了買機器之外,別的一分錢都沒花;而這臺機器在中國以外的其它任何市場賣的都不好。最終索尼最近完全關閉了對PSP的技術支援,而繼任者PSV也可能會成為索尼在掌機上投入的絕唱。
因為沒有及時的注意到可能表現出的危險訊號,被表面上的數位沖昏了頭腦,即使是能夠成功地擠進中國市場,跨國公司也有可能會因為在這裡的輝煌,而遭遇一個新的滑鐵盧。
中國人太多了,幾乎相當於把地球的1/5挖了出來,在這裡可以誕生一個全新的市場。當年日本也有過類似的加拉帕戈斯現象,但日本當時的經濟繁榮是屬於泡沫狀態,一個億的人民撐不起太大市場,所以加拉帕戈斯現象在日本是一個失敗,它們最終要花大代價融入全球生態圈。隻有中國,才能夠以巨大的經濟體和與之相配的人數,創造一個完全與世隔絕都能自給自足的發展環境。
所以說,現在的跨國公司在制定海外戰略的時候,一定要把中國和世界其它地區分開來處理。在中國市場的成功,不能說輕易被復制到其它地區,而是幾乎不可能被復制。在中國的成功,很有可能是因為中國人對硬體的偏好蓋過了對軟體的渴求,很可能是因為免費已經夠用,所以免費使用者到付費使用者的轉化率極低,很有可能是因為使用者貪了燒錢時的小便宜,所以燒錢停止之後使用者馬上驟降……中國使用者看起來會給你鮮花和掌聲,實際上是最讓人捉摸不透的。
微信搜尋“IT之家”注意搶6s大禮!下載IT之家客戶端(戳這裡)也可參與評論抽樓層大獎!
時間實在是過得太快了。我覺得上一次說Evernote,還是在說微軟OneNote全面免費之後,如果想打敗Evernote還需要做什麼。轉眼之間,Evernote就呈現出了藥丸的跡象。
![Flash2u 在新視窗檢視](http://blogimages.flash2u.com.tw/cithome/2016/03/28/2812822.jpg)
這兩天微軟和蘋果相繼推出把Evernote匯出到各自的筆記工具——OneNote以及備忘錄的工具。這兩個工具都很好用,因為Evernote本身提供了一個尾碼為enex的匯出格式,這樣的檔案可以把筆記層級,裡面所包含的圖片甚至聲音,都完好無缺地保留下來。甚至微軟的同步工具都不需要安裝OneNote應用本身,會上傳這個enex檔案裡面的內容到雲端,然後再從雲端同步回來。
此前微軟和蘋果都在各自產品當中,支援把狀態同步發表到Facebook、Twitter、微博或是其它的社交平台當中,用自帶工具加工的圖片或影片檔案,也可以發表到YouTube、Flickr或其它圖片和影片社交站台上,也支援使用第三方帳號登入。這都是正常的,而且是屬於一種讓利措施。但是讓對方所有的記錄遷移到自己平台上,則是性質不同的重要事情。之前網易雲音樂曾經支援匯入蝦米的歌單,很快引發爭議,後來就取消了。
現在微軟和蘋果爭相推出匯入服務,但是Evernote卻沒有什麼反應,它現在在做什麼呢?它已經自顧不暇,正在忙著關閉它之前所孵化出來的各種產品。
最新的報導顯示,不只有公司創立時期的高管在離職,而且關於其它業務線,特別是中國區的領導都會撤換。之前曾經非常搶眼的Hello、Skitch和Food這些應用,剛出來的時候有人分析這又是要切入什麼新的領域,創造什麼新的增長點。它們似乎都已經失去了昔日的光輝,而那些當時的分析文章也顯得滑稽可笑。
為什麼Evernote會到現在這種地步?——雖然說作為一家公司還算是活著,但是如果作為一個獨角獸而言,早就可以說是失敗了。我的一個想法是,Evernote在中國取得的成功,影響了公司的決策。
是的,Evernote在中國成功了,但這也可以說是唯一做成功的海外市場。這個市場的使用者的一些行為,麻痹了它的思維,並且讓它長期的自滿於現有的狀態當中。這也是跨國公司在中國,繼之前水土不服慘淡離開之後,所遭遇的一個新的雷區。
這也許可以從另外一個巨頭的故事當中找一些靈感。索尼的王牌掌機PSP,是在iPhone之前市面上最令人驚嘆的掌上裝置,擁有非常強大的效能,以至於除了打遊戲之外,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而當時的中國人正是看中了這一點。他們購買PSP到家之後,是聽歌看電影,讀電子書當USB隨身碟,順帶著玩盜版遊戲。
在知乎專欄上的文章《一代傳奇掌機的逝去中國玩家竟在無意間害死了PSP》指出,正是這一點讓索尼執行了錯誤的決策。他們看到在中國市場的PSP銷量暴增,就錯誤的認為將會在中國開辟大量的新玩家,因此加大了主電腦的產量,以及遊戲方面的投入。結果沒想到的是,中國玩家除了買機器之外,別的一分錢都沒花;而這臺機器在中國以外的其它任何市場賣的都不好。最終索尼最近完全關閉了對PSP的技術支援,而繼任者PSV也可能會成為索尼在掌機上投入的絕唱。
因為沒有及時的注意到可能表現出的危險訊號,被表面上的數位沖昏了頭腦,即使是能夠成功地擠進中國市場,跨國公司也有可能會因為在這裡的輝煌,而遭遇一個新的滑鐵盧。
中國人太多了,幾乎相當於把地球的1/5挖了出來,在這裡可以誕生一個全新的市場。當年日本也有過類似的加拉帕戈斯現象,但日本當時的經濟繁榮是屬於泡沫狀態,一個億的人民撐不起太大市場,所以加拉帕戈斯現象在日本是一個失敗,它們最終要花大代價融入全球生態圈。隻有中國,才能夠以巨大的經濟體和與之相配的人數,創造一個完全與世隔絕都能自給自足的發展環境。
所以說,現在的跨國公司在制定海外戰略的時候,一定要把中國和世界其它地區分開來處理。在中國市場的成功,不能說輕易被復制到其它地區,而是幾乎不可能被復制。在中國的成功,很有可能是因為中國人對硬體的偏好蓋過了對軟體的渴求,很可能是因為免費已經夠用,所以免費使用者到付費使用者的轉化率極低,很有可能是因為使用者貪了燒錢時的小便宜,所以燒錢停止之後使用者馬上驟降……中國使用者看起來會給你鮮花和掌聲,實際上是最讓人捉摸不透的。
微信搜尋“IT之家”注意搶6s大禮!下載IT之家客戶端(戳這裡)也可參與評論抽樓層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