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辯論隊奇葩隊名走紅,回應:娛樂化不代表輕蔑
這段時間,武漢大學辯論隊火了。
3月12日,武漢大學辯論隊官方微博上傳了一張參加武大新生辯論賽的70支團隊名單公示圖,迅速引爆網路,各路奇葩隊名讓一眾網友笑噴,比如“就是不顧四辯感受的紅鯉魚與綠鯉魚與魚隊”“寶寶有話說隊”“仲基不抱我不起來隊”等。
這些奇葩隊名引起了外界的圍觀和議論,有人覺得好玩兒,體現了這一代大學生的個性;也有不少批評的聲音,認為這些隊名太不正經,對比賽不夠尊重。面對批評和質疑,武大的一些學生表示,質疑的聲音不只有是少見多怪,還給他們的生活學習帶來了不少困擾。
如今,在95後當道的大學校園裡,外界認為的奇葩事似乎都是正經事了。對於95後而言,“不正經”隻是他們對待生活的一種方式,校園的包容、老師的理解給予了他們釋放“天性”的機會,他們希望人們能夠看到他們“奇葩”行為背後嚴謹的態度、專業的能力。
武大辯論隊:不要因隊名誤解95後
剛上大一的趙丹婷(化名)到現在也想不通,為什麼給自己的辯論隊起一個名字都能引來扔炸彈般的網路效應。
趙丹婷是武漢大學新生辯論隊“一支水隊”成員,當時起這個名字,是團隊的成員覺得自己的團隊實力不夠強。“因為比較水,所以取名‘一支水隊’。”她表示,這就是一種自我調侃的心態。
“如果老是用特別傳統的隊名,沒什麼意思。起一個有趣的隊名也是我們在比賽期間給自己添的一點佐料吧”。趙丹婷表示,這樣的名字可以緩和比賽時候的緊張感。
在眾多“奇葩隊名”中,趙丹婷和她的隊友甚至覺得自己的隊名太普通了,學長學姐們有些失望。“他們說跟其它學院相比,我們的名字是那麼的平淡無趣,錯過了一個走紅的機會。”趙丹婷笑道。
面對洶湧而來的輿論批評,這些95後大學生十分不解,他們一方面不能理解為什麼自己覺得很正常的行為會被別人看作“奇葩”,一方面認為一些媒體和自媒體對此進行惡意炒作已經嚴重影響到他們的學習和生活。
大三學生蔣鵬(化名)是武大一支新生辯論隊的隊長,“每年的校新生賽都會有一些奇葩的隊名,大家覺得辯論那麼辛苦,起個無傷大雅的名字娛樂一下也挺好。當時真的沒有想到會引起這麼大注意”。
蔣鵬反復強調,“奇葩”是外界扣的帽子,同學們並沒有惡意,老師也不會過多限制學生。“學校一直對學生是很寬容的,但是我感覺這件事已經影響到了我們的生活,隻希望不要再擴散影響了”。
記者在采訪時發現,很多辯論隊的學生都對此事抱著輕松的態度,在這些95後看來,將正經事“娛樂化”並不代表輕蔑,在這個網路化、娛樂化的環境中,學生和老師都在適應新的風格。武大的一位研究生表示,自己大一時參加辯論賽,各院系隊名已經很有特色了,不乏很前衛的。時隔五六年,95後的學弟學妹們顯然比他們思維更活躍、更開放。
對此,武漢大學輔導員金震明(化名)表示,95後學生思維活躍、想追求輕松,起一些比較奇葩的隊名其實沒什麼,老師們都理解。
“奇葩”的背後是正經
在武大辯論隊奇葩隊名走紅網路後,不少人猛然發現,隨著95後占領大學校園,大學生活已經不再那麼“傳統”和“正經”了。
對此,西南民族大學大二學生張雅婕表示,在她的生活和學習中,娛樂化是普遍現象。
“我們經常會作課堂報告,如果隻是一本正經地陳述自己的PPT和大段晦澀難懂的理論,很少會有同學能聽下來。所以,我們在報告時就會抖個包袱、加個段子。”張雅婕說,“我們聽老師講課也不太喜歡聽純理論的課程,還是希望中間能穿插一點笑料。”
在張雅婕眼裡,武大辯論隊的那些隊名算不得“奇葩”。“上學期,在課上類比一個新聞發表會,我們組在類比記者提問時,也對自己的名字進行演繹,這種搞笑的做法反而讓我們印象深刻”。
課堂外,學校社團因為自由度高,是95後大學生“釋放天性”的樂土,也就成為“奇葩”聚集的聖地。據媒體報導,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的奇葩社團,如清華大學的單身協會、北京大學的起床協會、同濟大學的奇葩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學霸抱團社等。
對於日漸娛樂化的校園生活,不少同學和老師認為不能隻注意表面上的“不正經”,反而應該看到,95後越來越有勇氣和條件表達自我,是一件好事。
首都師范大學燕都學院大二學生羅英華表示,“娛樂化的確是95後的特征,我們熱心網路,追逐段子,這些娛樂化的東西背後也有我們認真對待生活的部分,隻是正常的部分似乎大家都不太願意注意。因此請公正一些,客觀一點,寬容一點,真正注意一下95後正在做的對社會有益的事情吧。”
首都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輔導員毛佳鵬接觸了眾多95後,他認為,95後大學生種種娛樂化行為的背後,是他們對於這個時代的自信。
“以武大這件事為例,武大在辯論方面的水平是一流的,相比之下,隊名已經成了最無關痛癢的事。隨意的隊名透露出來的其實是一種對內在實力的自信,這是當代年輕人慣用的方式。其言下之意是,不用‘高大上’的名字,我們依然可以有最優秀的表現,來看我們的表演就好。”毛佳鵬說。
毛佳鵬認為,伴隨著網路成長起來的95後,不只有能從網路世界中獲得知識,還能在網路世界中創造自己的話語體系,甚至影響到了老一輩人。因此,這一代大學生的自信心、自主意識、創造力都是十分突出的。
因此,種種的調侃和“奇葩”事並不能代表95後沒有能力、沒有專業知識,這恰恰是他們自信的一種體現。校園裡很多對學生有益的活動都披上了“不正經”的外衣,不只有體現了95後的創造力,也體現了他們成長在網路環境的時代背景。
不過,對於95後毛佳鵬也有擔憂。“現在這些大學生有些方面大大強於以前的同齡人,但也更加浮躁和以自我為中心。學校中自我滿足的‘平庸者’也更多了,他們的自信讓他們缺乏虛心學習的動力,隻要能夠靠聰明應付過去的事情,也就不願意更多地用心去學、去做”。
微信搜尋“IT之家”注意搶6s大禮!下載IT之家客戶端(戳這裡)也可參與評論抽樓層大獎!
這段時間,武漢大學辯論隊火了。
3月12日,武漢大學辯論隊官方微博上傳了一張參加武大新生辯論賽的70支團隊名單公示圖,迅速引爆網路,各路奇葩隊名讓一眾網友笑噴,比如“就是不顧四辯感受的紅鯉魚與綠鯉魚與魚隊”“寶寶有話說隊”“仲基不抱我不起來隊”等。
這些奇葩隊名引起了外界的圍觀和議論,有人覺得好玩兒,體現了這一代大學生的個性;也有不少批評的聲音,認為這些隊名太不正經,對比賽不夠尊重。面對批評和質疑,武大的一些學生表示,質疑的聲音不只有是少見多怪,還給他們的生活學習帶來了不少困擾。
如今,在95後當道的大學校園裡,外界認為的奇葩事似乎都是正經事了。對於95後而言,“不正經”隻是他們對待生活的一種方式,校園的包容、老師的理解給予了他們釋放“天性”的機會,他們希望人們能夠看到他們“奇葩”行為背後嚴謹的態度、專業的能力。
武大辯論隊:不要因隊名誤解95後
剛上大一的趙丹婷(化名)到現在也想不通,為什麼給自己的辯論隊起一個名字都能引來扔炸彈般的網路效應。
趙丹婷是武漢大學新生辯論隊“一支水隊”成員,當時起這個名字,是團隊的成員覺得自己的團隊實力不夠強。“因為比較水,所以取名‘一支水隊’。”她表示,這就是一種自我調侃的心態。
“如果老是用特別傳統的隊名,沒什麼意思。起一個有趣的隊名也是我們在比賽期間給自己添的一點佐料吧”。趙丹婷表示,這樣的名字可以緩和比賽時候的緊張感。
在眾多“奇葩隊名”中,趙丹婷和她的隊友甚至覺得自己的隊名太普通了,學長學姐們有些失望。“他們說跟其它學院相比,我們的名字是那麼的平淡無趣,錯過了一個走紅的機會。”趙丹婷笑道。
面對洶湧而來的輿論批評,這些95後大學生十分不解,他們一方面不能理解為什麼自己覺得很正常的行為會被別人看作“奇葩”,一方面認為一些媒體和自媒體對此進行惡意炒作已經嚴重影響到他們的學習和生活。
大三學生蔣鵬(化名)是武大一支新生辯論隊的隊長,“每年的校新生賽都會有一些奇葩的隊名,大家覺得辯論那麼辛苦,起個無傷大雅的名字娛樂一下也挺好。當時真的沒有想到會引起這麼大注意”。
蔣鵬反復強調,“奇葩”是外界扣的帽子,同學們並沒有惡意,老師也不會過多限制學生。“學校一直對學生是很寬容的,但是我感覺這件事已經影響到了我們的生活,隻希望不要再擴散影響了”。
記者在采訪時發現,很多辯論隊的學生都對此事抱著輕松的態度,在這些95後看來,將正經事“娛樂化”並不代表輕蔑,在這個網路化、娛樂化的環境中,學生和老師都在適應新的風格。武大的一位研究生表示,自己大一時參加辯論賽,各院系隊名已經很有特色了,不乏很前衛的。時隔五六年,95後的學弟學妹們顯然比他們思維更活躍、更開放。
對此,武漢大學輔導員金震明(化名)表示,95後學生思維活躍、想追求輕松,起一些比較奇葩的隊名其實沒什麼,老師們都理解。
“奇葩”的背後是正經
在武大辯論隊奇葩隊名走紅網路後,不少人猛然發現,隨著95後占領大學校園,大學生活已經不再那麼“傳統”和“正經”了。
對此,西南民族大學大二學生張雅婕表示,在她的生活和學習中,娛樂化是普遍現象。
“我們經常會作課堂報告,如果隻是一本正經地陳述自己的PPT和大段晦澀難懂的理論,很少會有同學能聽下來。所以,我們在報告時就會抖個包袱、加個段子。”張雅婕說,“我們聽老師講課也不太喜歡聽純理論的課程,還是希望中間能穿插一點笑料。”
在張雅婕眼裡,武大辯論隊的那些隊名算不得“奇葩”。“上學期,在課上類比一個新聞發表會,我們組在類比記者提問時,也對自己的名字進行演繹,這種搞笑的做法反而讓我們印象深刻”。
課堂外,學校社團因為自由度高,是95後大學生“釋放天性”的樂土,也就成為“奇葩”聚集的聖地。據媒體報導,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的奇葩社團,如清華大學的單身協會、北京大學的起床協會、同濟大學的奇葩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學霸抱團社等。
對於日漸娛樂化的校園生活,不少同學和老師認為不能隻注意表面上的“不正經”,反而應該看到,95後越來越有勇氣和條件表達自我,是一件好事。
首都師范大學燕都學院大二學生羅英華表示,“娛樂化的確是95後的特征,我們熱心網路,追逐段子,這些娛樂化的東西背後也有我們認真對待生活的部分,隻是正常的部分似乎大家都不太願意注意。因此請公正一些,客觀一點,寬容一點,真正注意一下95後正在做的對社會有益的事情吧。”
首都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輔導員毛佳鵬接觸了眾多95後,他認為,95後大學生種種娛樂化行為的背後,是他們對於這個時代的自信。
“以武大這件事為例,武大在辯論方面的水平是一流的,相比之下,隊名已經成了最無關痛癢的事。隨意的隊名透露出來的其實是一種對內在實力的自信,這是當代年輕人慣用的方式。其言下之意是,不用‘高大上’的名字,我們依然可以有最優秀的表現,來看我們的表演就好。”毛佳鵬說。
毛佳鵬認為,伴隨著網路成長起來的95後,不只有能從網路世界中獲得知識,還能在網路世界中創造自己的話語體系,甚至影響到了老一輩人。因此,這一代大學生的自信心、自主意識、創造力都是十分突出的。
因此,種種的調侃和“奇葩”事並不能代表95後沒有能力、沒有專業知識,這恰恰是他們自信的一種體現。校園裡很多對學生有益的活動都披上了“不正經”的外衣,不只有體現了95後的創造力,也體現了他們成長在網路環境的時代背景。
不過,對於95後毛佳鵬也有擔憂。“現在這些大學生有些方面大大強於以前的同齡人,但也更加浮躁和以自我為中心。學校中自我滿足的‘平庸者’也更多了,他們的自信讓他們缺乏虛心學習的動力,隻要能夠靠聰明應付過去的事情,也就不願意更多地用心去學、去做”。
微信搜尋“IT之家”注意搶6s大禮!下載IT之家客戶端(戳這裡)也可參與評論抽樓層大獎!